【Connect生活情報|外國人無法理解的日本文化】
Connect Card💛生活情報

我地認識嘅日本就好似全部人,不論男女、職業,
每個人都好有禮貌,行過都會同你鞠躬,
就連送你出門口都要睇住你,離開佢視線範圍先走。
究竟 日本人喺文化方面同我地有啲咩唔同
不如睇吓日本人有啲咩文化令外地人理解不能🤔
-
1. 搭日本計程車,請不要自己開門!
相信有在日本搭過計程車的人都很不習慣:
就是搭計程車的時候,車門會自己開關。
歐美各國家也都是手動關門居多。為什麼只有日本是自動門呢?
其實跟東京申辦奧運的歷史有關,1964年東京第一次舉辦奧運時,
為了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貴賓感受到日本熱情款待的心意,
特別研發了可以由司機遠端遙控車門開關的計程車,
讓客人有賓至如歸的享受。
2. 吃餃子配白飯,就是日本人的日常!
餃子明明已經是主食,為什麼到了日本,餃子反而變配菜,
還要再搭一碗白飯食用呢?
這就要從餃子的流傳歷史說起了:餃子最一開始是從中國傳至日本的。
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,當時從中國撤退回日本的士兵們回到宇都宮,
因為非常懷念在滿州吃到的餃子,
所以嘗試做出印象中的味道。而原本用「水煮」的料理方式,
傳到日本就變成用「煎」的,內餡也放更多大蒜,
味道更重、更符合日本人的口味。
3. 日本電視老是為所有人標註年齡?
日本人對於初次見面的陌生人,會想盡方法要知道真實年齡的原因,其一是能先了解對方的出生年代、可能感興趣的事物,再從中找尋共同話題。其二是由於日本人是非常重視「上下關係」的民族,初次見面先知道真實年齡,才能決定在日常對話中是用平輩的口吻,還是用敬語。所以年齡對日本人來說是「公開的秘密」。
4.日本人連看外國電影都要看日文配音?
在日本戲院看過電影的人可能有經驗:觀看荷李活電影時,可別一不小心就買成「日文配音版」!配音版的日文叫「吹き替え」,在日本只要看外國電影,都會有吹替版和字幕版兩種可選。究竟為什麼日本人連看外國片,都還要看「日文配音」?
日本最早開始有「吹替版」文化,要追溯到1950年代。當時日本電視台都還在草創期,自製節目數量不多,大多仰賴從外國購入的影片。但當時的電視尺寸小、解析度差,字幕對老人家和小孩來說,閱讀非常吃力,所以才開啟了影視作品的配音文化。而這個文化也吹到電影圈,「吹替版」電影就這樣保留至今。
5. 日本女生不除毛=沒禮貌?
每到夏天,電車或燈箱廣告隨處都能看到「全身除毛」廣告。對日本人來說鼻子以下沒有毛是基本禮貌。假如不小心看到手或嘴邊有汗毛,甚至會讓人有一種沒禮貌的印象。
為什麼日本人會有這樣的習慣呢?其實和歷史悠久的民族審美觀有關。日本最早在平安時代,貴族階級的女性,就已經有為了讓額頭形狀整潔好看,會拔除所有的眉毛,自己手繪新眉毛的文化。江戸時代後期的文獻中還記載,為了處理多餘的手毛腳毛,而有除毛劑的發明。在歷史悠久的耳濡目染之下,肌膚看起來俐落乾淨、摸起來滑嫩,就逐漸變成日本人重要的審美觀。
-
#connect #connectcard #connectapps
-
🤝 歡迎廣告/邀請/合作 - IG Dm or Email
想看更多可以 Follow
@connect_foodie 👉🏻飲食情報
@connect._.lifestyle 👉🏻生活情報
@connect._.art 👉🏻藝文走廊
@connect.card_hk 👉🏻最新消息
每日同你分享各類社會熱話!💛
-
下載《Connect App》
瀏覽更多生活情報、飲食情報、藝文走廊、最新消息!
-
立即下載 👉🏻
iOS
https://apps.apple.com/us/app/connect/id1564247499
Android
https://play.google.com/store/apps/details?id=com.connecthk.connectApp
網站 👉🏻
https://www.connectcard.hk